8月地方娛樂室持續報名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走路,也可以是一種研究方法?「步行尺度的路上觀察學」就是透過走進城市的每個角落,用眼睛和五感感受地方氛圍、找出日常裡被忽略的故事線索。本場線上小聚,邀請了兩位觀察力滿分的地方實踐者:來自新竹見域 Citilens 的君薇,分享她在製作「貢丸湯」刊物時候步行在新竹舊城區時候的有趣觀察以及來自臺南後壁俗女村的翊榛,分享他在農村老街的有趣觀察故事,來聊他們如何一步步走出屬於地方的生活風景。
【美食飲品,也能成為地方觀察的切入點】
觀察,不只是用眼睛,也可以用味蕾!當天君薇準備了「可樂」來開啟當天的分享,他提到很多人觀察到新竹沒有什麼美食,只有三商巧福和麥當勞,不過麥當勞真的是新竹貨真價實的美食,原因是目前臺灣麥當勞是授權德昱股份有限公司,就是新竹人開的呢!翊榛準備了米啤酒,他提到後壁這邊很多碾米廠,這幾年他們將後壁米食和現代釀酒技術相結合出獨一無二的口感,順利將地方特色農村米糧文化帶入啤酒產業。
【有趣的觀察旅程,都從「好奇」開始】
見域工作室的君薇本身是高雄人,因為學生時期唸書來到了新竹,起初是因為自己很喜歡外出吃吃喝喝,也喜歡看老房子,開始對於新竹這個舊城區產生「好奇」,對新竹的好奇是來自於跟自己家鄉高雄有著差異感很大的衝撞感,她提到高雄的車道都很網格狀,道路名也排列很清楚,而在新竹舊城區經常看到很奇怪的U形道路設計,進而去詢問研究並比對古地圖和現代地圖,恍然大悟發現,原來這些奇特的道路設計都是城牆拆除後所留下的痕跡;臺南後壁俗女村的翊榛,自己是在這裡長大,希望大家可以多認識後壁這個地方,所以她經常會散步觀察她自己生長的這個地區,慢慢發現到有很多特色老屋都閒置著,進而透過自己愛聊天、搭訕的技能,去挖掘老屋背後的故事,甚至去詢問屋主是否願意承租改造;另外翊榛也分享到在後壁有一條俗稱「嫁妝街」的菁寮老街,曾經是當地人採買嫁妝的匯集地,透過跟阿伯聊天後也得知這條街的繁華興盛時期,雖然目前人口減少街區脈絡,但她期許能透過她的觀察累積,讓老屋和這些歷史可以重新被看見。
【搜集情報與日常生活結合,才能挖掘在地的故事寶藏】
君薇分享到,團隊在挖掘故事的時候,大概會分為兩個類型,其一是帶有目的性的研究,會擬定訪談大綱,補足資料上的空白;另一種是日常生活中的街訪隨意聊天,並從中擷取又價值的資訊進行分類,但君薇強調說,口述記錄和官方歷史資料庫需要交叉驗證,我們不能單靠人的記憶,因為人的記憶可能會錯亂!
【從生活瑣事聊起,開啟與長輩的分享話匣子】
翊榛提到說,關於自己挖掘地方故事的方法,就是常跟長輩的進行日常交流,通常聊天起手式會去觀察並詢問阿姨阿伯手上正在做的事情,引起對方的好奇,他們就自然而然會去聊自己的故事,長輩們大多抱持的是分享的心態,聊天過程中就會挖掘到一些生活小事,雖然不是多厲害,但是對地方來說卻是獨有的故事寶藏。
【挖掘故事過程中,發現了地名的意涵與魅力】
翊榛分享臺南這邊有兩個有趣的地名是從舊地名變成新地名「小腳腿」和「大腳腿」,聽說「小腳腿」是臺灣開墾時期,當時大家工作小腿都很累,然後來到這個地方休息而就此命名;而「大腳腿」日據時代,飛機從天上往下拍,覺得那一個地方看起來很像美人腿,所以就把該地方取名為「大腳腿」,這些魅力傳說就留給大家去想像;而君薇則分享,新竹有條溪叫「客雅溪」,名字的來源其實是「溪」的臺語,這名字是中華民國政府來臺之後才出現的,就想像之前做地名紀錄的人,可能在詢問別人的時候應該有很多趣事,像這就是將臺語「溪仔」誤寫成漢字的有趣結果。
【將工具簡單化,讓新手的觀察者輕鬆實踐日常觀察】
關於走入地方觀察的心法,君薇分享到還是回到自己本身,需要喚醒自己的內在動機,需要發自內心的想要做這件事情,才有辦法讓田野觀察這件事情慢慢解決你心中的疑惑,此外她也分享到,會教夥伴使用「GIS地理資訊系統」的疊圖功能,將新舊地圖重疊就能有一種「哇~恍然大悟」的有趣發現,並跟資料比對就能了解地區的發展背後的意義;觀察工具面部分,為了讓大家更輕鬆初期也會跟夥伴分享工具應用,例如疊圖應用、手機程式、線上網路資料庫、等功能,熟識工具後,也會讓新夥伴去嘗試訪問團隊熟識的店家,透過工具去進行後續資料整理;翊榛則分享到自己用的觀察工具非常簡單,就是「手機」,手機App很多元、有記事本、錄音錄影等功能,另外也提到很喜歡用IG來發限動紀錄,一方面可以即時分享,也可以幫你整理文章的時間順序,翊榛的團隊觀察紀錄來自於跟阿公阿嬤的日常生活的相處,透過聊天可以聽到更多八卦?!團隊內也會互相交流資訊,慢慢知道街訪鄰居有哪些技能,在後續有活動的時候可以邀請阿公阿嬤一起來參與!將實踐的觀察轉化為有趣的工作內容。
❗總結:從內心的好奇,開啟你的觀察眼,找到適合的工具開始實踐
兩位來賓,分享了他們有趣的地方觀察趣事,許多的觀察與故事都來自於日常生活中與鄰居們聊天,透過觀察的過程中累積堆疊,君薇將觀察再次轉化為「刊物」分享,而翊榛將觀察應用在地方老屋經營與活動分享,把在地生活轉化為有趣的工作內容,找到他們在地方生存努力的方向。
你有沒有曾經在某個街角或對話中,發現意想不到的故事?
別猶豫,現在就打開手機,把它記錄下來吧!